诗经只有爱情诗是你不懂诗经

诗经只有爱情诗?是你不懂诗经!《诗经》中民歌还有些结构形式上的特点值得一谈,最突出的是重章叠句。重章有时表示事物进展的程度和顺序,如《王风采葛》第一章是“彼采葛兮。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”。第二、三章“采葛”改为“采萧”、“采艾”,“三月”改为“三秋”、“三岁”。由三月面三秋而三岁,夸张的程度由小面大,表示相念的程度久而更深,循序渐进,很自然。也有只是为重叠而重叠,并不表示程度和顺序,如《风:桑中》:“爱采唐矣,沫之乡矣。云谁之思?美孟姜矣。期我乎桑中,要我乎上宫,送我乎淇之上矣。”第二、三章,“唐”改为“麦”、“”,“姜”改为“弋”、“庸”,歌者所思的女子名字变了,只是为换韵,便于重复歌唱。重复歌唱还是为了加强抒情的效果。这种重叠在《诗经》中较多。东汉张衡《四愁》诗的重叠与《桑中》类似,它是效法《诗经》的。《诗经》里的重叠格式并非都像上面所举的那样完全和整齐,有的只重叠许多章中的一二章,有的只是在章中重叠几句,有的既重章又叠句,如上文引出的《首》就是这样。除了重叠,《诗经》里还有倡和(如《十亩之间》两章就可能是倡一和),又有和声(如《东山》每章的首四句和《汉广》每章的末四句都可能是和声)。这都是歌谣特有的结构形式,六朝乐府歌辞里也有之。《诗经》里的歌谣表现出人民的巨大艺术创造能力。《诗经》以鲜明的事实启示后人应该重视民歌。我国历代有许多诗人受了《诗经》的启示,去向民歌学习,这就常常使得诗歌加进新血液,不断向前发展。至于《诗经》中歌谣本身给与后人的影响,主要还是在于它的真朴深厚的思想感情与现实主义精神给人启发,而不在于它的表现技巧和结构形式示人楷模。不过那些内容是通过这些表现形式让人感受的,读者也无法将二者截然分开。四、《诗经》对于后代文学,在体裁上也有一定的影响。例如赋和《诗经》的关系,班固就明白指出赋是“古诗之流”《两都赋序》),刘也说赋是“受命于诗人,拓宇于《楚辞》”《文心地龙:赋》)。大致《诗经》给与赋的影响有两个方面:其一是讽谕,其二是铺陈刻划。献诗讽谏是周人的传统,二雅里有些诗的讽谕意义很明显,这些都已经详见上文。在赋里,有些作品确是以谕为主旨(如宋玉《风赋》之类),有些则以讽谕为门面(如扬雄《羽猎赋》之类),总之,它们都有或多或少的讽谕,都见出《诗经》的影响。此外,我们读《诗经》中的《小戎》、《采》等诗也往往联想到赋,原因是那里面的铺陈刻划和赋有类似之处,在这种地方,赋不能不受到《诗经》的影响。除赋以外,颂、赞、碑、、箴、铭等韵文,一般都用四言句,它们也都不免受《诗经》的影响。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rzfs/7664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