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在水一方的伊人,去寻找冬季里上海

记不得是哪一届《中国诗词大会》上,在选手激烈竞争时,有一道“蒹葭苍苍”的试题,让我回想起《诗经》里的那句诗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

这段词的意境之美,让它成为了千古名句,以至于不知多少次被后来的人引用。对于人们影响比较大的,琼瑶《在水一方》的电视剧应当是其中之一,由琼瑶作词的主题曲,当时在大街小巷流行起来。这首主题曲,琼瑶就是用了这段诗词,但为了通俗易懂,她对原诗进行了改动:“绿草苍苍,白雾茫茫。有位佳人,在水一方。”

这段词,最初出自《诗经国风秦风》里的《蒹葭》,是大约年以前秦地的一首民歌。看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解释翻译,这里聊一聊“蒹葭”。

“蒹”,指的是还没有长穗的芦苇;而“葭”,则指的是初生的芦苇。当蒹和葭放在一起时,实际表达的是刚长出的幼苇。有的时候,看到有的文章在为这首诗配图时,用的是芦花满塘图片,其实这是不合适的。

《蒹葭》属于秦风,这相当于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。因为有了“白露为霜”这句,那讲述的一定是深秋时节的事。不过,到了江南就不是这样了,即便是到了冬天,也会看到水塘边上半高绿绿的“蒹葭”。快进腊月时,我去了一趟上海郁金香公园,虽然芦花已经大部凋谢了,但在一丛丛高高的干枯芦苇中,寻过去,便会不时看到矮矮的但却绿意葱葱的新长出来的“蒹葭”。

这次寻找“蒹葭”,还有了另外的收获。原来,很多以前也认为事芦苇的植物,并不是芦苇,不过,要不是做了点功课,还真的区分不开,因为它们长得简直太像了。比如有的叫“荻”,有的却是“芒”,不仔细看,真的会混为一谈。还有一种叫作“蒲苇”的植物,过去我一直以为就是芦苇,其实完全是两回事。

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流传到现在,“蒹葭”已被渐渐淡忘了,人们更倾心的是后面的“伊人”,虽然本意是具有泛指意义“那个人”的意思,但整个诗的意境,却深入人心地赋予了“她”的含义。也正是如此,全诗也充满了执着追求心中恋人的浪漫情调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rzgz/512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