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诗经粗解召南篇之驺虞
彼茁者葭,壹发五豝。于嗟乎驺虞!
彼茁者蓬,壹发五豵。于嗟乎驺虞!
驺(zou1)虞:一说义兽,一说天子兽官,一说猎人。
葭(jia1):即蒹葭,初生芦苇。
壹:语气词,一说即一。发:驱赶。
豝(ba1):小母猪。
蓬:即蓬蒿。
豵(zong1):小野猪,一说公猪。
图/诗经名物图解.细井徇初生芦苇茁又壮,赶出母猪到猎场。真是天子好兽官!
蓬蒿茂盛枝叶开,又把公猪赶出来。真是天子好兽官!
图/诗经名物图解.细井徇此首诗《诗经·召南》的末篇,因题目“驺虞”多义,进而导致主旨解读不一,再加上“于嗟”一词有赞叹、悲叹两层含义,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。然而我们可以根据《诗经》一贯的起兴手法,略窥一二。
蒹葭和蓬蒿都处于茁壮生长期,以喻小猪也在成长期,此时若不违农时,或是网开一面(详见《史记·殷本纪》中汤事迹),方是施行德政。天子狩猎讲究的是时机,四季皆不同,据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载“春搜、夏苗、秋狝、冬狩”;然而这里的兽官为了天子狩猎的兴致,把正在成长的母猪、公猪都赶了出来,实在让人感叹不止。这时就会发现“于嗟”的妙用了,在天子看来是在赞叹兽官的能干,在平民看来则是悲叹兽官的残忍。
从整体上看,疑是一首反讽的诗歌,藉以讽刺天子不行德政;这个观点与历来高颂“天子德政”相悖,请观者自行定夺。
《诗经译注》:周振甫,中华书局,年版;汉典网